2019

12

06

东亿直播间|第九期|管理4.0——打造生命型组织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0次

分享到:

管理1.0-4.0的发展

熊向清老师在对话的开始,就详细地介绍了从管理1.0到管理4.0的发展,并明确了管理4.0的概念。
从企业产生以来,管理经历了经验型、科学型、人本型和生命型四种形态,也可以说,经历了从1.0到4.0的演进。
1.0对应的是经验型管理,就是管理者依赖于自有经验而进行管理,本质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管理。经验型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是不平衡、不靠谱、不可持续,经验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经验会变得不管用。
2.0对应的是科学型管理,它以科学管理为核心,追求标准化和流程化,西方的管理效率提高了40倍以上,因此,它是一次革命。可它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依靠制度化管理,所有方面都可以用严格的标准,实施计量工资,它就是一个算法的问题,此时,员工对老板的感情、对公司的看法,员工的爱恨情仇跟老板无关。忽视了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
3.0对应的是人本型管理,它注意到此前科学管理对人的忽视,而将人提高到管理的核心位置。知识工作者的劳动很难计量,过程很难监控,需要对他们进行激发、引发、点燃、引爆,于是就有了人本型管理。但3.0同样存在问题,从人的个体角度,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的存在,是小我;从少数人出发,易导致少数人的利益至上,即便是人类也存在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它是基于小我格局下的人本管理
4.0对应的是生命型管理,它不仅将个人视为生命,而且将企业乃至更广阔的行业、社区、国家和自然视为一体的生命,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内外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它是基于大格局下的人本管理,人的本质涉及到生命系统。

管理4.0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陈明亮老师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总结了熊老师的论述,他说到:“如果用小我的人本管理就类似于小成佛教,大家以制度管理;但是如果上升到生命系统,可能还要渡人,要普渡众生,弘法利生,那么也就是大成佛教。其实在中国的传统当中也有体现,比如说《大学》里的“三纲八目”中的“三纲”就已经讲得很明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我就想到了德鲁克在后期提出在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时,讲了一句话,‘一切在于引导人性向善,激发人的善意和善良’,这不是明明德吗?”
”熊老师其实已经对管理4.0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哲学高度,完全超越了人的概念,一个有个很高的维度,让我们现在的很多管理者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同体的格局和高度,因为把这个球搞没了,啥都没了;第二点在管理上不是在仅仅基于人本,而是人自我的意识、觉知、灵魂的关照,其实有的时候我也在想,你说名和利,有一天人没了,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到底我们要追求什么呢?“
熊向清老师对陈明亮老师的总结高度认同,并从中国传统的儒家、佛家的核心文化分析了与管理4.0的关系。

底层核心逻辑

对于企业如何运用管理4.0进行落地时,熊向清老师提出了宇宙世界的两大秩序,显性秩序和隐性秩序,隐性秩序占到97%。
”企业组织内部的隐性秩序也是能量场,它是个无形的计算机。科学管理就是度量和考核那些看得见的显性的秩序;但是人人之间那种精神,情感,思想,智慧,情绪等等这些东西,是暗流涌动。4.0重点就是管好这些隐性秩序”

网蓝赠言

两位老师博古论今,内容涉及面非常的广,足以见得熊老师的管理4.0是个庞大的架构。小编这里就不一一论述。对话的最后,熊老师给所有现场和观看直播的观众赠言:打造生命中真正的“1”。

精彩瞬间


address北京市朝阳区高井文化园路8号

CALL010--85765666

MAILbjzsd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