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7
1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0次
日前,在东亿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宇宙浩瀚 本心无限”——水墨复兴会首届学术展上,几幅“天马”势不可挡地霸占了观众的注意力。虽无双翼,浩浩乎似飞龙在天;顾盼有情,潇潇乎似才子佳人。墨色淋漓,气势磅礴。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近作者——林跃平,一窥其浩然正气写意心。
林跃平,字十耳。号五孚堂。生于福建漳州市东山岛。定居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韩国庆熙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美协会员、福建书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五孚堂水墨书院院长、策展人、水墨复兴会高级顾问。
曾荣获“和谐中国2007年度影响力人物”之十大创新人物、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被多家艺术媒体评为当代最具活力的画家;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画家;不可多得的诗书篆画全才画家。
作品名称:浩然正气图
尺寸:100×56cm
材质:纸本水墨
其钟馗系列作品有“当代第一钟馗”美称。作品《浩然正气》曾入选“亚洲水墨艺术双年展”。作品《诱惑·重生》入选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发潭州》入展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烟云秋梦》入展全国首届八大山人花鸟展。
曾出版《钟馗画集》、《中国文联·林跃平画集》、《林跃平大写意钟馗精品》、《党建》杂志之《翰墨名家林跃平钟馗专集》、《荣宝斋水墨时态·林跃平》、《杨柳青中国画范本丛书·林跃平作品精选》、《北京画坛特色二十家·林跃平钟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林跃平》、《跃近平常心·林跃平艺术状态》等二十余本作品集。
在北京设有林跃平艺术工作室;北京新水墨意象馆之林跃平艺术展馆;大连、大庆设有林跃平美术馆;天津、成都、西宁等地设有林跃平画友会。
童年趣事
林跃平出生在一个书画之乡,从小就迷恋画画。四岁时姐姐带着初上学堂,坐在最后一排的他,无心听课,被墙上的一幅画深深吸引,遂用手描绘,居然画出了一个相似的人。其姐看见后,大声惊呼——雷锋!及至年长,无论是书本,还是左邻右舍的墙上,只要是空白处,都“无一幸免”成为了他创作的场所。甚至一度痴迷绘画到忘记考试,把试卷背面当画纸,纵情挥洒,画画满就交了卷。结果,老师在试卷背面给了他100分,正面打了0分!其过人的天赋和对于绘画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结缘钟馗
林跃平的画,以钟馗闻名于世,有“当代第一钟馗”之称。在他眼里,钟馗是正义的化身,虽然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刚正不阿,肝胆相照。正是出于这种内心深处对钟馗的认同、钟爱和向往,他才从画家林少丹的钟馗画作中得到启发,寻找到一条自我表达的途径,并通过不断丰富人物形象,赋予钟馗更多的寓意,让更多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有所依托和敬畏,找到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自学画以来,林跃平所绘钟馗几近万张,创作了千余个形态各异的钟馗作品。有张扬不羁、横眉立目的,也有跋扈嚣张、郁郁寡欢的,更有酩酊大醉、偷闲瞌睡、吟诗作画、怡然自得的……各有各的神采,各有各的丰仪,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钟馗世界,从而人神交错,达到人神化,神人化的完美融合。
触类旁通
林跃平被外界誉为“不可多得的诗书篆画全才画家”。他打通了人物、山水、花鸟原有的门类界限,将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作品中,这些学养、才情及能力成就了其“出尘脱俗,超逸自然”的绘画风格。对于诗、书、画、印四种表达形式,林跃平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书法和篆刻关系非常紧密,古人有‘运刀如运笔’之说。但凡书法较好地印家,篆刻创作能力都很强。我认为篆刻艺术能够集中体现作者的美学修养和文字悟性。站的台阶不同,看的风景固然不同。刀法考验的只是熟练度而已,对文字的理解和阐述能力则体现了人的胸怀、修养、知识和格局。”
“中国画古法尊书法为骨水墨为肉,我是遵循古法以草书入画,加了一点篆书的线条趣味,然后加上水的运用。”
“关于诗词,我觉得平仄押韵只是古诗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其精髓在于高度浓缩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文化背景。我认为现代人写诗,不必拘泥于古人,而是要结合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符合当下人的语言方式,去表达个人情感和体悟。”
妙语共享
“坚持,从来都不是盲目的,而是对于自身的肯定,是洞察事态万物之后的期许,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在等一个属于他的时代的来临,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完善这个等待的过程。”
“每个时代总是由几个人的思想影响着大部分的思考,也许这是‘天将降大任’的说法吧,所以在选择某条道路作为一生的追求时,就要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全身心地去投入。古人语,目标当于天齐,倘若没到天,起码半天。”
“不要在意别人眼中你的夸夸其谈,其实这是一种灵魂的能量,剩下的是找一个方法释放它,实现它,哪怕只是一个最简单的理由——这就是天才了。”
“天马”系列画作
尺寸:68×138cm 材质:纸本水墨
尺寸:68×45cm 材质:纸本水墨
对于中国水墨画的未来,林跃平保持传承创新的态度。他认为中国画首先要具有名族性,与此同时,还需要有国际化视角。对古已有之的意象,要不断寻找新的表现方式,多思考当下人的审美环境,结合时下的因素为我所用;对于新事物,要有和古人相同的气韵,不论对错,要坚信自己是对的!
林跃平的“天马”系列作品(部分作品正展出于东亿美术馆)很好地诠释了他的创作主张。其构图、笔墨、手法都很传统,但视觉表现力却很西方。用人的眼睛代替马眼睛,赋予“天马”别样的洒脱和柔情,吸引了大批观展者的青睐。
有朋友解释他的名字为“跃是一种姿态,平是一种心态,构成跃平的状态”,他以此自勉,在艺术追求上勇于跨越,勇于挑战,勇于尝试,飞跃一个个高峰。在心态上近于平常心,做好当下,以平常心来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
“尘缘莫作孤芳赏,悟到空白现如来”,希望在无数个坚持岁月的磨练下,林跃平终能集前人之所长,绘心中之所想,笔墨丹青勾勒世间百态,诗书画印传递一身正气,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攀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