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07
18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0次
在东亿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宇宙浩瀚 本心无限”水墨画作品中,有几张巨幅画作格外引人瞩目。在黑与白的交相辉映下,奔腾的江海、巍峨的山峦、葱翠的森林跃然纸上,一种雄宏阔大之美扑面而来,使人不禁为创作者的胸襟和气魄而惊叹!
观其笔触,鲜有粗硬横亘之笔,画面的局部和细节充满了细腻和柔美,这种感觉,犹如看一幅精致的刺绣,却感到了气壮山河的辽阔。不曾想,这种以“洁、净、精、微”之法,表达博大雄宏之气的画作,竟是出自一位名叫陈薇的奇女子之手!
作品名称:《天际远音》
作品尺寸:146cm×366 cm
陈薇,字微子,号礻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师承李清洲、李宝林等。非常之人自有非常之经历,纵观其成长创作历程,今日绘画风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性灵。“我觉得我可能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从小就心比天高,总觉得别人能做的事情我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没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子和男孩子有什么差别,做事喜欢冒险,喜欢探寻新的东西,好奇心特别强”“除了男性化的一面,我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自己经常爱想入非非,比较梦幻,特别爱幻想,爱向往。比如说,看到天空中的鸟在飞,我会想,如果我能像他一样,想飞到哪就飞到哪,自由自在的,该多好啊!”“我很喜欢大海,无论他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还是潮涨潮落,感觉他都是那么的远不可及、深不可测,觉得一切事物在他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喜欢高山,无论是南方的空明灵秀的山脉、还是西北高原山脉的黄天厚土、还是北方的雄伟豪迈的峰峦,都让我感觉到自然的博大、宽厚,每当看到这些,都会让我感觉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激动和感动!”“喜欢看晴明的天空、辽阔的大地,感受开阔和宽广;喜欢在深山里看星空,感受夜空的无极和山峦、村庄的静谧;喜欢观察植物花卉,欣赏她们的神韵和风姿;喜欢听溪流在山涧中潺潺的笑声;喜欢心随着流云飘动……”在一次采访中,陈薇这样说到。
作品名称:《川渎蕴玉》
作品尺寸:180cm×190 cm
圣洁的白云在湛蓝的空中,仙子般袅袅移步向我招手。高耸雄伟的青山庄严地静待我的驾临。清澈的山泉按捺不住我到访的喜悦,穿过深谷、绕过羊肠,一路欢歌敛笑地奔向我的面前。花草林木婀娜摇曳的身姿对我施礼相迎。我欣笑示意,你们好吗?我来了,我要与你们住些时日呢!
山脚下,择一处绝佳农户,门前有小桥溪水,对面有群峰环抱,登至楼顶更可远眺云烟染翠,亦可赏满树红柿,耳畔泉水叮咚,房后鸡鸣犬吠,无须酒茶令人醉,好一处人间仙境!
——摘自陈薇《山中小记》
其二,志坚。按照我对艺术家的认知,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有比较优渥的家庭背景。要嘛是出生在书香门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终集大成;要嘛是家境富有,小小年纪跟随名师,长期学习,终得精髓。然而,陈薇的经历颠覆了我固有的认识。她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不断和命运做抗争,最终活出自己的励志史。其身世经历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从下面的短文中可见一斑。
翠竹生沃土,圆润秀丽;松柏长岩缝,顽强坚韧。这是环境所致,是环境赋予她们各自的形态,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她们各自演绎着不同的经历与相同的绚丽。
如果我不是幼年母亡父离乡,姐仨留守祖寡孀,今天的我应该不是此模样。可怜祖母孀居喂仨燕,致使我敛起娇羞炼自强。八九岁深井拖桶肩扛担,织布、纺线、家务、农活样样专。没有牛马自代劳,女儿当做男儿叁,无怨无悲无自怜,练就身心如钢坚。
如果母不早亡父不走,我也是娇滴滴女儿似婵娟。怎奈是,环境不能随我心愿转,我只能是随着环境把自己练。祖母心巧手也巧,绣工、织工迎方圆。传得孙女巧心手,五更半夜织机绣百篇。多年练就情坚性烈不移志,面对生活总是迎难而进头不能低腰不能弯。
孩童内心都有凌云志,不分男女都会憧憬梦无限。对我而言家境虽差心不穷,穷困环境丝毫没有遮住我向上、求知、梦无穷,我是书读夜织不误耕。乡亲赞誉不绝耳,风霜雨雪日月星辰伴我行。勤勤恳恳数十载,虽然痴梦没圆事未成,却也练得自立自强性情豁达意志强。
——摘自陈薇《环境造就一切》
作品名称:《天下脊》
作品尺寸:610cm×252cm
其三,业勤。陈薇出身寒门,但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感动了一个又一个名师,并得到他们的指点和教诲。我不知道借债拜师学艺是一种怎样的执着,成长的过程又有几多波折?而这一切,都消散在她的心间,升华成作品中的海阔天空。陈薇的勤奋体现在其孜孜不倦的拜师学艺上,也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对艺术的学习精进上。正所谓“不着魔,不成佛”,她对自我的艺术熏陶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修养自己,培养提升内心深处的彭勃之势,她将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每个单字复印放大成一尺见方的黑白件,贴了满满一墙,并悬挂在屋中,让自己时时感受颜体的厚重、博大、雄浑。为了让自己习得古之圣贤文化精髓,她以辞海、中华大字典、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为友,坐得冷板凳,下得苦功夫,一字一句地研读经史子集,品味经典,陶冶性情,提升文化涵养,找寻创作灵感。她能有今天的成就,正是这数十年如一日勤奋所积累的结果。
作品名称:《大象流韵》
作品尺寸:165cm×365 cm
其四,慧思。艺术是纯粹的,是精神的。艺术家只有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守得住本真,才有可能与古今先贤精神之往来,才有可能创作出传世佳品。水墨画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陈薇对于此有着自己的独到心法。“一味的泥古不化和无端的求新求变都应该令我们深省”“传统也有经典和糟粕之分,并非所有的传统都值得传承”“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谓取法,是取其精神,取其意境,而非取其形貌。学习经典传统也是自我修养的过程,养其德,修其容,变其貌,成其格。养是积累,修是成就。养不日新,修难空明也。所谓厚积乃薄发。”“其实无论是学习古人还是学习今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其思想,而非学其模样。在辨别学习经典的基础上,还要有经典思想、经典意识、经典精神、经典追求、经典行动,如此才能生出经典的作品。”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胸中有天地,腹内有千秋。性情灵动,道法自然;身微志坚,气冲寰宇;取法乎上,业精于勤;洁净精微,慧思弘道;水光交映,终成一格。